佳星啦

首页 > 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

白菊曲,白菊曲剧

发布时间:2025-02-09 19:24:44 学习笔记
白菊曲,一种流传于我国苏皖两省的传统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曲调多样,曲目丰富,被誉为“百曲”。小编将深入探讨白菊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以及传承与发展。

1.白菊曲的历史渊源 白菊曲起源于清末民初,发源于安徽省来安县大英镇和文山乡一带,是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源于民间,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白菊曲的艺术特色 白菊曲的曲调多样,有百种曲调、百部曲目,因此被誉为“百曲”。它的唱腔富有感染力,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白银曲子戏 白银曲子戏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的传统戏剧,也是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大川渡,盛行于黄河两岸及周边地区。白银曲子戏的《西厢调》小曲流传至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耍孩儿传统戏 耍孩儿传统戏中,《猪八戒背媳妇》古朴豪放,展现了传统戏曲的韵味。《甘露寺》等折子戏高亢激越,令人陶醉。博兴扥腔《黎明前夜》抑扬顿挫,唱腔真假相和,展现了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

5.商州曲子 商州曲子是目前仅存于商州区三十里铺镇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胡永红,一位51岁的商州曲子艺人,平日里在外打工,过年过节会组织大家一起表演。商州曲子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像胡永红这样的民间艺人。

6.商丘戏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商丘的戏曲事业迎来了鼎盛时期。涌现出“活包公”吴心平、“红脸王”刘新民、“豫剧马连良”刘忠河等名家,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团体名单。民盟盟员孙安平入选“谐剧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8.曲剧《卷席筒》 海连池的孙子,曲剧《卷席筒》唱绝了!这首曲剧大戏台的原唱,展现了曲剧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

白菊曲作为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白菊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艺术。